- HTR7216(S) 帶自動呼吸功能的18x12陣列LED 驅
- HTN5157 VIN 45V異步PWM升壓/SPEIC/反激式控制器
- HTN865B 36V, 20A高效異步升壓轉換器
- HTA8111 18W內置升壓單聲道D類音頻功放
- HTA8127 內置升壓的77W單體聲D類音頻功放
- HT517 3.2W高性能數字單聲道D類音頻功率放大器
- HTN872A 20V, 20A全集成同步升壓轉換器
- HTA8128 內置升壓的60W立體聲D類音頻功放
- AU6815 集成音頻 DSP 的 2×25W 數字型 C
- HTN78A3 6V~140V輸入,3A實地異步降壓變換器
- HT81297 18W內置升壓單聲道D類音頻功放
- HT337B 120W 單聲道D類音頻功放
- NS2583 同步升壓型 2A 雙節(jié)鋰電池充電管理 IC
- NLC47022帶NTC功能和電量均衡功能電流2A 5V異
為何Layout時信號走線要先過ESD/TVS管?
都說接口處的信號要先過ESD/TVS管,然后拉到被保護器件,為什么不這樣做效果就不好?那如果受板子實際情況限制,必須這樣layout,是一定不行嗎?
為什么有上面這個問題?
有這個問題的原因,我覺得主要是因為兩點。
一是因為從原理圖上看來,二者并沒有區(qū)別,都是ESD管接在同一個網絡GPIO上面。既然沒有區(qū)別,那為什么結果會有差異呢?對于新手來說,確實難以理解。
二是既然跟layout有關,那兩種不同的layout方式?到底是影響了什么參數造成了這個差異呢?這些網上也沒有找到相關的較深入的文章。
問題的原因——走線電感
我們設想的是,放電時,靜電能量都從ESD管這里泄放掉,而不通過我們的芯片放電,這樣才能實現ESD管保護芯片的目的。
如上圖,理想情況下,如果ESD管的鉗位電壓足夠低,那么靜電放電電流基本都從ESD管進行泄放。問題是,我們通常要通過PCB實現這個電路,PCB Layout走線也不是理想的,會有走線電感。
上一期我們知道,ESD放電時信號頻譜帶寬是幾十Mhz到500Mhz,是高頻的,而電感是頻率越高,阻抗越大。如果Layout引入寄生電感,ESD泄放的時候電流也會在電感上面形成壓降,導致芯片端殘壓升高,如果電壓高于了芯片的耐受電壓,那么就會擊穿芯片,導致防護失敗。
上面說法還是籠統(tǒng),下面我們拿數據說話。
走線電感的阻抗
很多人可能會認為走線電感,那不就是寄生電感嗎,聽起來就很小,不能直接忽略嗎?能不能忽略自然就是看影響,只有沒影響的情況下才能忽略,那到底能不能忽略呢?
PCB的走線電感是可以計算的,就是用下面這個公式:
套用這個公式,可以得到走線長度1cm,寬度為6mil,銅厚為1oz的走線電感為9.41nH。
上面這個表格是我自己做了個excel表格,文末會分享給兄弟們,可以在excel里面輸入對應的線寬,銅厚,線長等參數,然后就可以得到對應的電感值了,也可以看右邊的表格做一個快速的估算。
好了,現在電感值已經有了,是9.41nH,我們根據公式ZL=jwL=2πfL,得到在50Mhz(ESD放電波形電流頻譜是幾十Mhz到500Mhz,貌似(不太確定)ESD釋放時能量主要集中在幾十Mhz這個頻率,所以取50Mhz)時的阻抗ZL(50Mhz)=2*π*50Mhz*9.41nH≈3Ω。
電感走線阻抗已經知道了,那么影響到底有多大呢?
電感的影響
我們以3.3V ESD器件esd9b33st5g為例子,如下圖。
如果我們是理想Layout 的情況下(沒有寄生電感),那么在ESD管泄放電流Ipp為1A的時候,鉗位電壓為10.5V。而如果現在Layout不好,引入了寄生電感,其50Mhz時等效阻抗為3歐姆,如果電流依然是1A,那么電感上面的壓降就是3V,這樣導致整體看起來,鉗位電壓從10.5V提到到13.5V。
以上舉的是6mil,10mm的走線長度,這個走線長度已經是非常小的了,可以看到,它已經對我們的ESD性能造成了影響。
如果長度增加到10cm,從上表知道,走線電感就是140nh,50Mhz對應阻抗是ZL(50Mhz)=2*π*50Mhz*140nH≈43Ω,同樣的方法得到1A定流時的等效鉗位電壓VC=53.5V,這是我們說這個ESD完全沒用應該是沒毛病的。
上一篇: 監(jiān)聽音箱和普通音響的區(qū)別
下一篇:單片機“位”的解析